地暖用什么地板好
地暖用什么地板好
【导读】地暖用什么地板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家庭的冷热程度,地面采暖地板必然“选薄不选厚”。可选择多层实木、竹地板和强化木地板,板厚不超过8毫米,最大不能超过10毫米,同时地板也要环保健康,符合健康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复合地板、瓷砖与强化地板,这些都是地暖的主要材料。同时瓷砖与地板都是很好的地板材料,可以按实际情况选择。地暖的当今很多家庭的室内采暖手段,那么铺设地暖需要什么地板呢?下面就看一看吧。 一、 什么是地暖 1、地暖的概念:在了解地暖用什么地板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什么是地暖。顾名思义,所谓地暖就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这种家庭采暖方式是将整个地面当做一个大的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介来达到均匀加热地板的目的,并且将热传导至地面,达到供室内人员取暖的目的。 2、地暖的分类:地暖用什么地板也是根据地暖的种类有所区别,因此业主在购买地暖地板之前还要了解自己家里安装的是什么类型的地暖。当前常用的地暖类型有水地暖和电地暖,其中电地暖根据发热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发热电缆采暖和电热膜采暖碳纤维电暖。 二、地暖地板首先要满足以下三大要求 A、导热散热性强———宜薄不宜厚Tips:木材和竹材都是很好的天然材料,地面热量通过地板传递到表面,必然会有热损失,理想的地板能把这些损失降到最低。所以,为了减少热能的损失以及降低供暖运行维护开支。 B、尺寸稳定性高———宜小不宜大Tips:地热地板的使用环境相当复杂,非采暖季地面要承受各种潮气,而供暖时地面温度又要骤然升温,木地板必然承受“温度”、“湿度”的双重变化。所以地热地板必须要选购稳定性好的,如强化地板、多层实木地板、竹木地板这些集成复合型地板。 C、防潮耐热性要好———宜于环保Tips:集成复合型地板要用粘合剂,粘合剂需符合环保、胶合强度、耐高温高湿老化这三大指标。尤其是对于地热地板来讲,要经过耐高湿、耐低温等实验,如果采用普通的粘合剂,环保指标、耐潮性、耐老化性、膨胀率等均不能达标。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查看商家的产品报告、检验报告是非常必要的。 三、种类介绍 复合地板 因为复合地板的厚度大多在7~8mm,很容易将地热系统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地表,而且复合地板的表面为金属氧化物的耐磨层一,热量在地表扩散得非常快而且均匀。此外,复合地板是经过高温压制的,内部水分含量确实非常少,地板不会因为水分的散失而产生变形。因此,复合地板是现在使用最多的地暖地板。 强化地板 强化地板的耐磨性、稳定性好,不会因高温有明显变形,因此一直被称为专用的地暖地板。但它在生产加工时添加了较多的胶水,高温环境下,胶水中的化学物质比较容易释放出来,影响室内环境、危害家人健康,所以质量差的强化地板,并不适合铺地暖的家庭,大家选择时要尽量有针对性。 瓷砖 就热传导来说,用瓷砖比用木地板传热快,热效率高。砖不会像木地板那样会出现鼓起、弯曲的现象,在承受高温的情况下不会变形损坏,平时容易进行打理清洁。舒适100网专家建议:要是铺瓷砖的话,尽量让沙子水泥不要太厚,这样可以导热更快。瓷砖价位适中,使用寿命也长。 以上就是铺设地暖的注意事项,下面看一看地暖如何选材吧。 四、地暖铺地板还是瓷砖 假如房子是100平米,使用面积是85左右,减去厨卫15,现在的地板铺设都是材料商免费提供,咱们就只付材料费和找平的费用,材料按90/平米算,85*90=7650,找平大概15*90=1350,合计9000左右,如果铺瓷砖,其材料费基本平均下来也就是90/平,但铺砖还要搬运费,大约500左右,铺装费30/平米*100=3000,踢脚材料费约90米,按10/米=900,踢脚铺装费10
地暖原理介绍 【导读】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地暖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地暖的原理。其实地暖的原理是很简单的,电暖是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而电地暖是将外表面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65℃的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从而使地热升温,地暖的工作系统比较简单,有供热系统、控制系统还有换热系统,地暖有很多优势。地暖是冬季的取暖设备,下面看一看地暖的原理吧。 一、什么是地暖 地暖全称为地面辐射供暖,地暖分为水地暖与电地暖两种,水地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以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以温控器控制室温或地板温度,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我们所说的地暖通常是水地暖的简称,至于水地暖和电地暖哪个好,市面上众说纷纭,仅从使用效果来看,水地暖优势比电地暖优势明显。 二、地暖系统工作原理 地板辐射供暖是一种先进的供暖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往铺设的地板或地砖下的采暖管环路通入循环热水或直接铺设发热电缆,从而加热地板,热量通过大面积的地面,主要以辐射的方式向地板以上的空间温和而均匀散发,使人体感受到热照和空气温度的双重热作用。地暖系统总体讲分为三部分: 1.供热系统(集中采暖用大型锅炉自供暖,壁挂炉,燃气炉,电控红外设备等) 2.控制系统(分集水器,多功能过滤器,回水止阀门,混水泵,循环泵等) 3.换热系统(含保温板,辐射纸及固定钢网等) 地暖分水器是整个室内地热采暖的控制中枢,它有着分流分压的功能,当热媒流入室内后,经多功能过滤器后进入分水器主杠,这一环节中过滤器滤掉热媒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地下管网阻塞管道。主杠是水平安装,这样利用同一高度,压力相等的原理,使热媒被平均分配到支管路,经热交换系统后,各支管路流回到集水回主杠,再由回水口流入的供热系统中。另外在自供暖中加有混水装置,也就是说经热交换后,热媒(水)温度还很高,经混水系统后,又流入分水器主杠继续循环,这样在制暖的同时还可节省能源。 以上就是地暖的介绍,下面看一看地暖的优点吧。 三、地暖的优点 地暖的优点一、舒适健康,适宜人居 地板辐射采暖中,热量的传播主要以辐射形式进行,热量散发均匀,且自下向上传递,房间下暖上凉,适合人体的生理特点,给人以自然的舒适感,地暖是目前公认的最舒适的家庭采暖方式。 地暖的优点二、卫生、保健、环保功能 地暖符合中医“温足而凉顶”人体供需,现代医学也证明,脚部毛细血管较少,血液循环不如身体其它部位,尤其当脚下温度低时,人的全身都会感到寒冷,长期如此,血压也会相应升高,还会产生其它疾病。辐射热散是最好的采暖方式,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不造成污浊空气的对流,室内十分洁净。从而形成真正符合人体散热要求的热环境,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对老年人和儿童尤为适用,对于关节炎、老寒腿的病人更有
地暖原理介绍 【导读】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地暖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地暖的原理。其实地暖的原理是很简单的,电暖是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而电地暖是将外表面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65℃的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从而使地热升温,地暖的工作系统比较简单,有供热系统、控制系统还有换热系统,地暖有很多优势。地暖是冬季的取暖设备,下面看一看地暖的原理吧。 一、什么是地暖 地暖全称为地面辐射供暖,地暖分为水地暖与电地暖两种,水地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以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以温控器控制室温或地板温度,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我们所说的地暖通常是水地暖的简称,至于水地暖和电地暖哪个好,市面上众说纷纭,仅从使用效果来看,水地暖优势比电地暖优势明显。 二、地暖系统工作原理 地板辐射供暖是一种先进的供暖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往铺设的地板或地砖下的采暖管环路通入循环热水或直接铺设发热电缆,从而加热地板,热量通过大面积的地面,主要以辐射的方式向地板以上的空间温和而均匀散发,使人体感受到热照和空气温度的双重热作用。地暖系统总体讲分为三部分: 1.供热系统(集中采暖用大型锅炉自供暖,壁挂炉,燃气炉,电控红外设备等) 2.控制系统(分集水器,多功能过滤器,回水止阀门,混水泵,循环泵等) 3.换热系统(含保温板,辐射纸及固定钢网等) 地暖分水器是整个室内地热采暖的控制中枢,它有着分流分压的功能,当热媒流入室内后,经多功能过滤器后进入分水器主杠,这一环节中过滤器滤掉热媒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地下管网阻塞管道。主杠是水平安装,这样利用同一高度,压力相等的原理,使热媒被平均分配到支管路,经热交换系统后,各支管路流回到集水回主杠,再由回水口流入的供热系统中。另外在自供暖中加有混水装置,也就是说经热交换后,热媒(水)温度还很高,经混水系统后,又流入分水器主杠继续循环,这样在制暖的同时还可节省能源。 以上就是地暖的介绍,下面看一看地暖的优点吧。 三、地暖的优点 地暖的优点一、舒适健康,适宜人居 地板辐射采暖中,热量的传播主要以辐射形式进行,热量散发均匀,且自下向上传递,房间下暖上凉,适合人体的生理特点,给人以自然的舒适感,地暖是目前公认的最舒适的家庭采暖方式。 地暖的优点二、卫生、保健、环保功能 地暖符合中医“温足而凉顶”人体供需,现代医学也证明,脚部毛细血管较少,血液循环不如身体其它部位,尤其当脚下温度低时,人的全身都会感到寒冷,长期如此,血压也会相应升高,还会产生其它疾病。辐射热散是最好的采暖方式,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不造成污浊空气的对流,室内十分洁净。从而形成真正符合人体散热要求的热环境,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对老年人和儿童尤为适用,对于关节炎、老寒腿的病人更有
欢迎阅读昆明洗衣机维修店发布的动态,本站关键词:昆明洗衣机维修电话、昆明洗衣机维修公司、昆明洗衣机清洗,喜欢本站请分享一下哦 -_-
- 上一篇:地暖怎么打压 地暖打压方法介绍 2024/12/25
- 下一篇:地暖需要维修吗 地暖的维修方法介绍 2024/12/25